学院专题 > 出彩精仪人 >

马凌|女博士的创新梦

2016-03-16
 
马凌,OES创新实验室现任负责人;2011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优异生;2015级仪器科学与技术直博生;从普通学生妹到工科女博士,从打杂小学徒到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大学的时光给了这位活泼精灵的姑娘磨砺,也给了她成长。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精仪学院创新实验室第一位女负责人——马凌,聆听女博士的创新梦。
 
 
 
一.工科娃的少女心
 
最近,“少女心”是一个很火爆的词,而在与马凌聊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位率真爽朗的女博士也是满满的少女心!会钢琴、爱素描,通晓书法,更是秉承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励志吃遍大江南北,品味各处美食。
 
然而,这样的她,却也有着严谨细腻又不乏坚韧的另一面。选择精仪,爱在精仪,也许是对马凌科研生活的真实写照。家庭的熏陶更是让她多了一份对于专业的热爱与执着。说到‘工科’,我们或多或少会认为那更多是男孩子的事,擅长技术的人里面也是男生居多。当我们与她谈论这种困惑的时候,她犹豫再三,还是向我们道出了刚上大学时的心声。那个时候,要参加竞赛了,大家就会找各种优秀学长问这问那“抱大腿“。那时候她真的好崇拜、好崇拜那些‘大牛学长’,更希望有一天能够像他们那样,懂技术,有能力,能够实实在在的发挥自己所长帮助大家。而且还在心里默默的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努力说明女孩子也能玩转各项技术,用努力换得天赋。
 
美国RICE大学
 
正是怀着这种不服输的劲儿头,本科期间的马凌参加了各种科技活动和比赛,在创新实验室和老师的实验室里参与了多个项目,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LabVIEW音乐阶梯、智能淋浴系统、心电测试仪、智能轮滑鞋、驻极体话筒设计、基于图像处理的驾驶员防困系统、油田回注水水质监测系统、15年暑假在美国休斯顿大学参与的智能材料能量回收项目,以及《电子入门趣谈》的编写……科研路上的风雨兼程,有泪水有欢笑,有深夜实验室里挑灯夜战的疲惫,更有项目成功时的欢欣雀跃。而更重要的是在科研过程中磨砺出的稳重,在解决问题中收获的经验,以及一群与她自己一样热爱专业的朋友。
 
 
美国休大实验室和工程学院
 
二.实验室的不了情
 
马凌说2011级本科生很幸运,因为他们这一批人与创新实验室一起成长,共同见证并创造着实验室从筚路蓝缕到人才济济的发展和壮大。她大一的时候,正是学院刚刚开始建设学生自主运行和管理的创新实验室,怀着对科研的兴趣,马凌加入了创新实验室。尽管当时只是机缘巧合成为了它的一份子,但这里真的给马凌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在这里,让她得以身处“科研”之中,而不再只是从远处仰望。“在这里,我有机会体验做科研,还有经验丰富的前辈们给予我指导,他们会告诉我学什么、怎么学。不同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在这里我得到宝贵的经验,学会怎么思考。不是它教会我什么,而是在这里我明白自己应该会什么。”这番话,直白实在,却真真正正说出了精仪学子的感受,道出了在实验室中全情投入的科研人的心声。
 
 
创新实验室的点点滴滴已经成为马凌生活的一部分,满满的回忆,满满的期许,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她对于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多了许多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在马凌的概念里,创新实验室应该是一个平台,它不是一个社团,也不应该是‘大牛’的特权,相反它应该向更多零基础或低基础的人敞开大门。这种体会也体现在了在不久之前的创新实验室联合纳新中,OES实验室以此为宗旨,将学生的积极性作为主要考量标准。
 
所有热爱科研、想要学东西的学生,都应该得到一个机会。我是作为‘渣渣’进的实验室,并在这里成长,我切身体会过这个平台对渴望接触科研的同学的重要性。”纳新过程中,马凌亲自参与到OES的培训、面试等环节,当遇到同学们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她会详细地讲解。“一切与创新实验室有关的活动,都应该能够让同学们学到东西。虽然面试的目的是选拔,但应该让他们学到东西回去,无论最终是否被录取,这一趟他们不会白来。”不管多忙多累,提到创新实验室的学弟学妹,马凌总是这样说,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三、掌舵人的新期待
 
 
对未来一年里OES创新实验室的安排,马凌表示有许多想法,首先就是要规范同学们做项目的方式。“学生做项目有时存在这种情况:不查资料,想到哪做到哪;在网上搜到电路就搭,并不明白它的真正原理;买现成模块搭起一个系统,真正自己设计的部分反而很少。这样虽然也学到东西,但是效率很低。”从今年开始,OES实验室的成员将会按照“规范”的步骤,在查阅足够资料的基础上,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强调自主设计。“我知道这样的学习方式出成果很慢,但是我更希望从OES走出去的同学都是稳扎稳打锻炼出来的,希望一年之后的他们学会的是独立科研的能力,而不是如何‘搭积木’。”
 
马凌还为OES增加了一项与其他创新实验室不同的“额外作业”。“做了研究生才发现看文献真的是一门学问,”她说,“看完文献后有自己的想法更是一项技术。”OES的成员每周会收到一篇简短的文献,或者一段资料,阅读之后做出简短的总结,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每次的任务量都很小,但是日积月累,一定会有用的。”
 
近期,马凌正组织OES实验室的成员们整理“竞赛安排表”,这份安排表的内容除了各竞赛举办时间外,还会介绍各比赛的针对性、难度,涵盖部分优秀作品。相信对于想要参加科技竞赛的小伙伴们,这将是一份大大的福利。而马凌为OES实验室准备的福利更不止于此,不仅每个项目组将会配备设备齐全的工具箱,还有本科期间所需各种工程软件、复习资料等等。“我回忆自己本科都需要什么,尽量让OES这个平台发挥更好的作用,不只为OES的成员们,更为了精仪的所有同学。”
 
小麻雀也有大梦想,实验室的磨砺让马凌比初入大学时多了一份淡定与从容,创新实验室的氛围更激励着她不断的提升团队素养,求真务实,注重基础,满怀热情,平易近人,这就是马凌,以及一个女博士的创新梦。
 
 
 
■采访|方超 蔡明宇
■审稿|侯国智

阅读人次: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Copyright (c)2015 天津大学精仪学院。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