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冬
来源:更新时间:2020-07-07
姓 名 | 陈晓冬 | ![]() |
||
职 称 | 教授 | |||
所在系别 | 光电信息工程系 | |||
行政职务 | 系主任 | |||
所属本科专业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80705) | |||
所属研究生专业 | 光学工程(080300) | |||
所属课题组 | 光电成像与检测技术 | |||
联系电话 | 086-22-27404535 | |||
电子邮件 | xdchen@dgquanwei.com | |||
办公地址 | 天津大学26教学楼C区303 | |||
主讲课程 | 本科生:光电图像处理,48学时; 本科生:光电信息技术科学现状与展望(1),16学时; 研究生:图像传感器应用技术,32学时; |
|||
导师类型 | 光学工程——博导、硕导 | |||
通讯地址 |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 |||
邮政编码 | 300072 | |||
个人经历或学术经历 |
||||
男,197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光电信息工程系系主任,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图像科学与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教育专委会委员。 教学方面,2007年“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数字图像采集与处理”(参编)。2008年“光电图像处理”获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2008年“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光电传感器应用技术”(副主编),2011年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规划教材“光电信息综合实验与设计教程”(参编),2009年“《工程光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8)。 科研方面,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图像处理、机器视觉检测等,包括电子内窥成像、超声内窥成像、OCT内窥成像、心血管三维图像重建等。近年来,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面上项目和省部级项目17项。2005年,研制的医用电子内窥镜样机,通过科技部专家鉴定;2011年,“电子内窥镜技术及其应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2016年,“消化道超声内镜产品样机”通过科技部专家鉴定。 2009年和2011年,两次赴美国Oklahoma大学进行项目合作,参与两项NIH的R01项目的研究,“Automated FISH Imaging and Analysis for Screening Cervical Cancer”(CA136700)以及“A computer aided chromosome imaging technique for cancer diagnosis”(CA115320)。 近年来在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检索23篇;EI检索90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日本发明专利1项。参编英文专著1本。 |
||||
研究方向 | ||||
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图像处理、机器视觉检测 |
||||
科研项目 | ||||
项目
|
||||
奖励
学术兼职
|
||||